华中科技大学李力教授“法学与史学之间:胡适研究方法论及其评介”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人: admin | 发布时间: 2018-06-19 | 阅读数:

2018年6月13日,法学院在C220会议室举行“法学与史学之间:胡适研究方法论及其评介”讲座。应法律史教研室的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李力教授莅临主讲。Beat365亚洲版官网周东平教授、马腾副教授以及部分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李老师以胡适提出的研究方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为主题,讲解了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如何养成这一方法,怎样运用于法学研究的问题。讲座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李老师提出各学科之间研究方法的共通性,是先有问题寻求立论(有如法律实务上的立案),再借助对“证据”的运用,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介绍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研究方法,梳理胡适《治学方法》讲演的主要观点,让同学们对研究方法的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李老师指出,该方法一方面渊源于胡适对杜威《思维术》思想第五个阶段的领会,另一方面则缘于宋代以来士大夫日常政务审判案例与治学方法的互动,诸多考据学术语实际上与审判事务密切相关。以“证据”为桥梁,史学的考据与司法的取证有相通之处,传统官员学问研究与司法实务之方法互相渗透、相得益彰,最终成就清代蔚为大观的考据学。这一点有益于当今法科学生借鉴,在法律史的学习中,要以“史料”为证据,进行研究。

在第二部分,李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养成这一研究方法,首先要形成“习惯性”,不断批评自己,检讨自己,纠正自己,将平时的研究训练中培养成自觉的习惯。其次,做学问要养成“勤、 谨、和、缓”四个方面的好习惯。史家也要进行如案件诉讼中的追问证据工作,如关于地点、时间、人、作证资格、伪证可能各方面的考量。

    在第三部分是胡适的研究方法的影响和评价。首先介绍了胡适研究方法的影响,由另外两位著名学者杨鸿列、田余庆的方法观点展开,其次指出做好研究结合方法最根本在于实践,处理材料时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要保持“存疑主义”的研究态度。在本次讲座的最后,李老师教导大家,无论是从事法律史的研究,还是在实务工作中,应保持严谨和小心求证的做事方法。

     周东平老师和马腾老师在随后的点评中畅谈了自己的感想。周老师指出研究就是要凝练一定的问题意识,求证过程就是“证据链”的形成,并提出在论文写作中,要先形成问题意识。马老师十分赞赏这种融通史学与法学的方法理念,认为既可扭转法科学子感觉法史学难以涉足的误解,也能彰显法史学习对实务方法的培养功能。

最后,同学们表示各位老师对研究方法的分享,有益于论文的开题和写作,并表达对各位老师的感谢。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李慧颖

图/周东平

上一条:西北政法大学闫晓君教授“论秦律”讲座顺利举办

下一条:蒋月教授在浙江温州调研家事审判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