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实“青椒会”学术论坛】“因人而异的法律——演化与争议”顺利举行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23-04-03 | 阅读数:

2023年3月24日下午,信实“青椒会”学术论坛“因人而异的法律——演化与争议”在Beat365亚洲版官网A201教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胡凌老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沈伟伟老师、Beat365亚洲版官网的十余位青年教师和几十位同学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主持人毛海栋老师首先对参加本次讲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然后详细介绍了胡凌老师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影响力以及参与讲座的各位老师,本次讲座正式拉开帷幕。

胡凌老师首先提出,随着技术成本降低,对个人信息收集的增强,会逐渐出现因人而异或个性化的法律,但这一情况与韦伯以来主张的法律形式理性化相冲突。为分析这一问题,胡凌老师从法律规则的一般性说起,介绍默认规则产生及适用情境,并表明法律运行总是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产物。他认为,当信息变得充分,需要考虑主体的不同情况,个性化规则的产生主要包含两个趋势:既有规则变得个性化、既有个性化行为成为规则。接着,胡凌老师从行为颗粒度精细化和主体的个性化信息两方面展开讨论规则的“因人而异”,并结合疫情期间流调信息的收集、酒驾、自动驾驶等实例来分析论证。最后,胡凌老师围绕颗粒度精细后产生的几点争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信息的获取和使用仍然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并表示法律规则形式上仍会保持形式理性,但会越来越依赖颗粒度更细的信息进行治理。

在与谈环节,沈伟伟老师、杨帆老师、孙笑涵老师、李天相老师、刘炯老师以及吴思宇和黄思晗同学分别对讲座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沈伟伟老师表示“因人而异的法律”这一“脑洞”开拓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视角,并从公法的角度对“因人而异的法律”这一命题适用的禁区抑或是边界进行了思考。杨帆老师提出,我们应当思考当信息的收集、处理、流通成本大幅降低后会对法律带来哪些影响,同时他指出规则所体现出的因人而异是否反映的是规则适用条件的不同情况,而不是本质意义上的规则个性化。孙笑涵老师对规则细化的后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天相老师从环境法的视角,向我们介绍一些规则会根据不同主体的身份对其规定不同的行为模式及法律后果,并结合美国裁判案例中的个性化考量提出自己的思考。刘炯老师从刑法的角度,表示利用大数据筛选出电信诈骗的实施主体并对其进行标签化处理的举措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法治原则。最后,吴思宇同学和黄思晗同学从个性化信息披露和侵权法的预防成本等方面对个性化的法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对以上这些提问和看法,胡凌老师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和解答。在相互对话沟通的过程中,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议题的理解,现场的同学们表示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最后,毛海栋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本次信实“青椒会”学术论坛完满落下帷幕。


文/莫裕茹

图/王一鸣

审核/毛海栋

审定/吴荻

上一条:【信实“青椒会”学术论坛】“算法歧视的迷思”顺利举行

下一条:喜报丨法学院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故事汇中斩获二等奖